店铺信息
店铺搜索
- 关键字:
本店其它藏品
最近浏览
明中期青花【高士婴戏图】八棱罐藏品介绍:此罐高24厘米,口径8厘米,底径11厘米,直口,短颈,溜肩,鼓腹呈八棱状,腹中线以下内收,罐内无釉分段接胎清晰可见手工捏痕。浅圈足。胎土为典型的麻仓土,胎体较为厚重。通体外施白色透明釉,釉面洁净润泽,底部露胎。釉下以国产青料加进口苏麻沥青料混合使用,纹饰分4层,口沿绘如意云头纹,肩部分别在八棱面开光绘3组变体寿字纹和3组折枝果纹,腹部绘以主题图案为庭院高士婴戏,腹部以下有一条大约8厘米因烧造引起的爆釉纹并非冲线。接近底足绘变体莲瓣纹。该器造型风雅独特,古朴雄厚。纹饰布局繁而不乱,主次分明,浑然一体。青花色调淡雅、幽倩,确为明代中期青花瓷中的民窑精品。背景知识:史料是这样论述的:“宣德以后,正统(1436—1449年)、景泰(1450—1456年)、天顺(1457—1464年)三朝,几乎不见有任何官款的瓷器传世,有人称之为中国明代瓷器史上的“黑暗时期”。(见《中国陶瓷史》第373页)“正统、景泰、天顺三朝(1436—1464年)是明代陶瓷史上情况不明的时期。在发掘和传世的瓷器中,还没有发现一件可以确认为这三朝的官窑器。过去曾有三朝是明代瓷器生产(特别是青花瓷)黑暗期的说法。近年来,学术界虽然致力于三朝空白期的研究,但由于未能发现官窑年款的瓷器,问题很难解决。”(见《中国陶瓷》第500-501页)这便是中国明代陶瓷史上“黑暗期”与“空白期”的来由。那么三朝中的官窑器到底是什么特征,又有什么可以证实它呢?要解释这个问题,有两个方面的原因:一是我们所见三朝的器物中,确实没有落记官款的瓷器,也就是说因为没有标准器而无法确认它。二是三朝官窖瓷器的生产陷于衰退期,产品不精,从质量上讲,远远赶不上前期,加之这时有些民窑产品却趋于精练,它的制作水平几乎达到甚至超过了官窑器物,所以有些瓷器介于官、民窑产品之间,似官似民,难以确认。这种现象让后人一律把它们划定为民窑精品,事实上官、民窑产品之间是有一定的质的区别的,这些“民窑精品”中有一部分本来就是官窑器物。从绘画内容方面来看,三朝中有一批以琴棋书画、楼台亭阁为主题图案的瓶、罐之类大器,其画面的特征是:1、人物刻画多为鼻尖突出,即人们通常所说的“夹鼻端”。还有,鼻梁线与鼻翼线接合处突然转折,形成了三朝特有的“鼻尖风格”;2、楼台亭阁往往绘制在大片的云雾幻境中,如临仙境之感;3、柳条描绘如断续的雨点;4、夔龙的尾部分叉上下卷,形成分开上下卷的“人”字形,后来人们称其为“人”尾龙,也有“卷尾龙”的说法。这是三朝中乃至明代中、后期瓷器画面上出现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;5、三朝中麒麟的画法也有别于宣德时期,它为典型的狼式麒麟,即狼式耳朵、狼式尾巴和狼式坐姿等狼的特征;6、在以人物故事为主题的画面中,携琴访友图应属这个时期的独有风格,它一直延续到明成化时期。在三朝中的天顺时期,这个纹饰最为盛行,就此青花罐的主题花纹而言,当属这个时期的产品。报价2万。手机:13471937925,电话:0775-4327765,E-mai:my7199@163.com,QQ:493785780
暂无留言
支付方式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