店铺信息
店铺搜索
- 关键字:
最近浏览
明成化斗彩灵云纹杯
器高:3.6cm口径:7.2cm底径:3.1cm;款识:(大明成化年制)楷书六字双重方框。大明成化朝是我国瓷器烧造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,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奇,胎质细润晶莹,彩料精选纯正,色调柔和宁静,绘画淡雅幽婉,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,彻底摆脱了洪武、永乐、宣德时期,没有永乐瓷器和宣德瓷器的大气派,而是追求中小作品,追求赏心悦目,特别讲究线条美,使后人对成化一朝瓷器有着极高的评价。收藏界有“明看成化,清看雍正”的说法。从传世的成化瓷器中可想见当朝的景象,这个时期的瓷器除了日用品之外,多是观赏瓷、把玩瓷,从艺术和审美角度上达到了历代高峰。一造型:敞口,微撇,深腹,圈足丰底。口边内各填绘一团状灵芝。灵芝由上下两芝头联体而成,中间绘有芝茎和芝叶。由于团状灵芝以繁密的青花线条绘作翻腾的云雾状,远看颇似一团祥云,故亦名[灵云杯]。此杯构图新颖别致,使人耳目一新。灵芝和花草均施以礬红、鹅黄、水绿彩和青花等四色,只是搭配上有所变化。但由于高温烧制不够理想,致使釉色白中泛灰黄,青花发色蓝中泛灰。然而从视觉效果上看,这种不成功的色调与鲜艳。上下对称的花草将整个外壁分成四个略呈圆形的空间,红色、娇嫩的水绿、透明的鹅黄相配,又使装饰色彩艳而不俗,增添了沉稳典雅的艺术韵致。二:斗彩的制作工艺: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,罩釉高温烧成后,再在釉上按图案所需填绘不同的彩色,再入窑经低温二次烧制而成。斗彩以成化款识:大明成化年制)楷书六字方框朝最为著名,由于的胎质细腻纯净,釉层滋润沉静,釉下淡雅的青花和釉上五彩相配,形成了娇艳绚丽的艺术特点。著名的有鸡缸杯、三秋杯、婴戏杯、葡萄杯和花鸟杯,还有一种在器物底部落“天”字款的盖罐,被称为天字罐,为成化斗彩中的极品。成化斗彩艺术与价值可用“质精色良”四(字概括,它以线条流畅的造型、薄似蝉翼的胎体、润如堆脂的质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调,在明清彩瓷中独树一帜。三:成化瓷器胎质和釉色:成化斗彩胎薄质细,釉面洁白蕴润,胎骨迎光有的呈肉红色,有的呈牙白,因用彩淡薄,所以色彩既鲜艳秀丽又柔润优雅,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。弘治正德二朝不烧斗彩,到嘉靖时又开始按照成化时的图案和技术再烧斗彩,但在青花发色与斗彩色泽方面都不能与成化相比。成化胎釉器物内外一致,洁白、细密、干涩;胎体秀美而轻薄,迎光透视呈牙黄色或肉红色;釉色微微闪青,釉质肥腴,润如凝脂,上手抚之如同婴儿的肌肤一样,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,这种胎和釉色是鉴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。四:成化款识:明代成化年间官窑瓷器款识有书“大明成化年制”六字款和“天”字款两种,不见“成化年制”款,且只有楷书款,不见篆书款。成化官窑瓷器年款主要体式为青花楷书“大明成化年制”六字双行款围以青花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,也有极个别无边栏的。落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。另见有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的六字楷款,此盏杯落款(大明成化年制御笔八字款既为少见,有为稀少珍贵)。落在盘类的口边或高足杯的的足内沿,另成化彩瓷均属青花款。特点是字体深沉,无漂浮感。笔法苍劲有力,中锋运笔,笔道粗,字体肥,故有“成化款肥”的说法。字体并不严谨规范,似为儿童所书,透着稚拙之气,成化官窑款识的蓝本似出自一人之手,也为历代仿写所不及。明代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中写到:“窑器初贵成化,次则宣德。杯盏之属,初不过数金,顷来京师,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,为吐舌不能下。”因为成化斗彩官窑器是我国著名的陶瓷品种,传世品非常少,故很珍贵,(参考文献,故宫博物馆收藏一件成化斗彩灵云杯,造型与此杯类同,但斗彩与此杯比,此杯比故宫博物馆收藏的略上一畴)实属罕见之瓷器。传世斗彩名品,多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或各大博物馆,这是它们最后归宿。成化斗彩杯最负盛名,故皆为稀世之宝。此成化斗彩灵云纹杯,品相完好:因胎体轻薄,历史久远[成化一朝执政23年(1465----1487年)距今以500多年历史],偶尔惊触器体,使器胎底中心部出现微细放射性纹,虽然有微细放射性纹,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珍贵价值。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,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。有很好的收藏和研究价值。;联系人:刘先生;联系方式:15175969196;;;移动:13833945964;电子邮箱:;
暂无留言
支付方式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