店铺信息
店铺搜索
- 关键字:
最近浏览
唐代邢窑白釉翰林款大罐【邢窑(到代)贡瓷】
通高:28cm、腹径25.5cm、口径9.5cm、足径9cm。型质:口沿略外移、圆唇短颈、肩部丰满、上腹圆鼓、下腹修长、平底。底部以刚劲刀锋阴刻出“翰林”二字款,字迹清晰,笔画遒劲。胎料:製备精细。这件白釉瓷罐器底刻有“翰林”款识,“翰林” 二字是在胎体未干时,在湿底上用尖状工具刻出,“翰”字为同字异体,即“翰”的右部由“合”与“羽”组合而成。“翰林”是翰林院刻在邢窑白瓷上的简称。翰林院从唐初起设立,开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,但至唐玄宗后演变成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,院内任职人士称翰林学士,权力大,地位显赫。“翰林”款识的白瓷即为官署机构翰林院定烧的贡器。上世纪50年代初,西安洛阳唐墓出土了3件器底阴刻“翰林”款识的邢窑白瓷罐。1987年在河北内丘集上寨村砖窑工地也出土了5件瓷罐,其中1件为“翰林”款。此外,近年在拍卖会和鉴宝现场也曾出现过“翰林”款的白瓷罐。有的专家推测应有“翰林”款的邢窑碗,但只在内蒙赤峰出土过一件刻“盈”字款的白瓷碗。民间藏家手中可能有,但未展示。这只鲜见的“翰林”款藏品很有研究价值,为专家的推断提供了一个实证。胎质:细洁纯白、坚实细腻、质密坚硬。制作:轮制成型,旋削工整,做工考究。胎釉:器内施满釉,器外釉不到足。釉质:莹润洁白、光亮如玉、玻璃质感、积釉处闪釉水绿色,这也是鉴定邢窑贡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。在胎、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,作为护胎釉。尤为 难得的是其细白瓷的釉面光滑,色泽雪白莹润,陆羽《茶经》中所赞“邢瓷类银”,“邢瓷类雪”,便是指其釉色而言。邢窑立式器皿造型挺拔豪放。邢窑均少带纹饰,以突显釉质之美,风格朴素淡雅。中国唐代出现了瓷业“南青北白”的局面,白瓷向青瓷的传统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。而这个时期的白瓷代表,就是著名的邢窑。历史上对邢窑的记载最早见于《新唐书》,提到了“邢州贡瓷”,说明初唐邢州已生产出质量较高的白瓷,邢窑因而得名。此翰林款白釉罐,就是唐朝贡瓷例证。该“翰林”款白釉罐,器型饱满,造型独特雅致,制作精美绝伦,无以伦比,是一件距今约1400年御用精品瓷器。经专家鉴定为一件国宝级文物,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。欢迎大收藏家接力、研究、传承。让我们的祖先留下国宝级文物最终归宿到中国文化遗产的宝库。
暂无留言
支付方式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