店铺信息
店铺搜索
- 关键字:
最近浏览
当代第一女书法家—萧娴(横幅)(已故)
;当代第一女书法家—萧娴(横幅)(已故)此幅乃萧老精品代表作,市场价格十二至十六万之间。钱货两讫后不退、不换。请买家购买前看清作品真假品质。不议价!萧娴(1902-1997),中国当代著名女书法家,字稚秋,号蜕阁,署枕琴室主,贵州贵阳人。早年亦常操刀,闲时喜抚琴、写梅、吟诗作对。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,江苏书法家协会顾问,南京市书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。著有《萧娴书法选》《萧娴临本》等。十三岁那年,广州大新百货公司落成,在落成典礼上,请萧娴当场挥毫写对联。她奋力写了“大好山河,四百兆众;新辟世界,十二重楼”,这幅一丈二尺长的大对联,又写了“壮观”两个大字,字字神完气足,轰动一时,被誉为“粤海神童”。萧娴十四岁入广州美术专科学校学油画,后又从著名画家高奇峰学画梅花,以国画笔法为辅,书艺日进。萧娴非常崇拜康有为,康有为深知萧铁珊的人品和学识,聘为家庭教师,于是萧娴得有机会拜康有为为师,其时她二十岁。当时萧娴有临写《散氏盘》的册页,笔力相当精到,康有为看后十分欣赏,在册页后面题诗云:“笄女萧娴写散盘,雄深苍浑此才难,应惊长老咸避舍,卫管重来主拈坛。”第四句所云“卫”、“管”指古代女书法大师卫夫人和管夫人。这是极高的评价,对二十岁的萧娴是极大的鼓励。萧娴从康有为学艺,十分用心,把康有为撰的《广艺舟双揖》作为必读的教科书,随身携带,有空就翻阅。她当时还多次听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国学讲座,曾把自己临《散氏盘》的册页给章太炎评价,章太炎也十分欣赏,题诗勉励,形容其书法线条云:“真如万岁枯藤。”这也是极高的评价。其时萧娴还结识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校长刘海粟,刘已早一年拜在康有为门下。对于恩师康有为,萧娴极敬重,作对联呈康有为云:“大哉南海,蕞尔须弥”对联中,既指康有为,又指浩瀚的南海,便把康有为比之波涛滚滚的大海了,实有文学双关之妙。青年书画会1923年12月刊印的《近代名人书画真迹》收有萧娴《节临石门颂》和《节临石门铭》。在《中华全国金石篆刻书画家通讯录》中,共列当时著名书画家吴昌硕、天台山农等十八人,萧娴也是其中一人。后赴广州参加宋庆龄组织的书画义卖。筹款慰劳北伐军。她的一幅作品从十六块大洋起价,一直加价到一百块大洋,被福建省漳州财政处处长双清买去。这次义卖,萧娴得款甚丰,全数捐给北伐军,宋庆龄深为赞许,给萧娴发了奖章和奖状。1927年萧娴随父迁居香港,在香港标润格鬻书。于右任等著名书家在报纸上介绍萧娴,称之为“大书家”,并称她“幼承庭训,即工书法,行楷精良,篆籀奇古。卫管复生,茂漪再世。女书家中。实罕其匹。海内名士,龛然誉之”。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后夫妇南返上海,“一·二八”事变后又同回南京。在不安定的生活中,萧娴仍然不断进行书法艺术实践,她创作的《临竭石颂》被选入1932年编印的《当代名人书林》。在重庆时遇著名书画家王东培,欣然尊为老师学画梅花。于1940年与王东培在成都同办书画展,很有影响。避难兰州时曾致函父亲旧友章士钊,时章在陕西,作词柏赠,有“大字雄奇小字腴”句,竭力夸奖萧娴的书法成就。又云“伤心老滞秦关客,却答文姬陇上书”,把萧娴比为汉朝的才女蔡文姬。1954年和江达一道参加国民党革命委员会。萧娴一家原住玄武湖,解放后捐献旧居、卜宅百子亭后八十四号。从此生活较为安定,为雨花台名泉重题“江南第二泉”。刘海粟赞之云“端穆苍秀”。1981年在南京首办盛大书展,引起艺坛轰动。陈大羽特为撰文在《新华日报》发表,誉之为“真善美”。颇负盛名的女书法家萧娴,13岁时就有“粤海神童”美誉。康有为见到她的《散氏盘》大加赞赏,赋诗云:“笄女萧娴写散盘,雄深苍浑此才难;应惊长老咸避舍,卫管重来主乩坛。”萧娴遂拜师康门,书艺大进,隶篆楷皆精,行楷大字气韵沉雄、结字精微、峻洁雅健,独步当代,有“女书圣”之谓。有着不衰诱力和颇高收藏价值的萧娴书法,吸引着众多前来索字者,萧娴则是有求必应毫无亲疏厚薄,还自己掏钱买纸、买墨、买笔,写好后白送人。索字者无偿拿到书法作品后心中不安,送来厚重礼品,萧娴眼一瞪,厉声曰:“拿走!”如此行状,招来亲友牢骚声声:“给人家写字自己贴钱,又不肯收礼!”“别的书法家写字卖大钱,萧娴写字自己贴钱,难怪一辈子也买不起彩电!”萧娴也不是不卖字,那一年水灾,她一次就卖掉几十幅书法作品,钱款全部捐给灾区。萧娴纪念馆萧娴纪念馆,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,主展厅呈贵州民族风格,故居按萧娴生前的百子亭房屋式样复制,主展厅展线长100多米,展览面积为400平方米。馆藏萧娴书法作品122件。纪念馆内有萧娴故居和萧娴及其丈夫江达的合葬墓。
暂无留言
支付方式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