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冲天耳洒金三足炉 古雅庄重富贵
明晚期冲天耳洒金三足炉,古雅浑厚富贵庄重。炉子的耳,肚,圆尖腿的线条柔和,饱满,流畅,颇具墩厚圆润之美感。炉体包浆厚润,三只如意云头莲座腿稍出圆盘向外撇(请看莲座之腿),便显文雅而稳固,还衬托出上面香炉的高尚,从此可窥见制炉大师的精巧艺术构思。此炉造型古雅浑厚高贵,手头较重,炉宽12.8公分高8.8公分,竟重达1.7市斤,说明是精炼之铜。此炉“大明宣德年制”楷书款,铸刻得认真凝重,一丝不苟。本炉体及莲叶托皆打磨细绵,抚如婴肤。综合其造型风格,重量,刻款,做工,以及“佛经纸”色泽(明铜铸香炉“茄皮色”,“栗壳色”等五色中之首色)等情,本器应是一件明晚期制造香炉,可细细品味。器虽中等,因与同样洒金莲叶座(明以后的炉座皆稍显简粗稍欠艺术)艺术地组合成一体,便现大器高雅富贵庄重。(炉宽12.8公分高8.8公分重1.7市斤,莲叶座宽12.5公分高2.8公分重1.5市斤。香炉总高11.3公分,总重3.2市斤。)图三是北京匡时国际拍卖2010年12月4日拍出的明末“茄皮色”“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”冲天耳金片三足炉,成交价:1512万元。此炉耳高10.3cm;口高8cm;口径12cm;重1951克。此炉是北京赵汝珍、王世襄遗珍。而此炉在2003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曾以166.1万元人民币成交。时隔七年,升值9倍余!图四是本炉体的放大照片,可看到洒金的庐山真面目。本器继承大明宣德皇帝重视铜铸香炉之传统,其风韵犹存,珍罕少见。参考价30万。联系电话13709224661;;;;另,谈两句孤陋的浅见:现在的假冒洒金香炉,都用烫印电化铝箔工艺,这种“金”是印在铜质炉体表面的铝。而真洒金是溶在铜汁内的,如是电化铝片早就化的无了踪影。真金的溶点比铜高,延展性好,所以再小的金粒在铜汁里或酒水里,都会展开成片型状态。于是,就有了古人的“雪花金”铜炉,现在人的的金铂酒。
暂无留言
支付方式
|
|